2月21日,化學與化工學院龔躍法和魯登福課題組的研究成果“可見光驅動的苯胺去芳構化:構建含有連續季碳中心的環己二烯亞胺”( Photoredox-Enabled Dearomatization of Protected Anilines: Access to Cyclohexadienone Imines with Contiguous Quaternary Centers)在《Organic Letters》刊發。
去芳構化反應是一種可以將簡單的芳香化合物轉化為復雜的三維環狀分子的有效手段。由于自由基的高活性和對空間位阻不敏感的特性,在過去十年中,自由基轉化成為了去芳構化反應中重要的途徑。其中,芳香類化合物原位形成的烷基或烯基自由基參與的分子內環化是最常見的反應模式,用以構建螺環化合物。盡管苯酚衍生物的烷基化去芳構化反應已經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但相應苯胺類化合物的去芳構化方法卻十分有限。
基于此,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光氧化還原催化下取代苯胺烷基化去芳構化反應策略。在溫和條件下實現了氨基甲酰保護的苯胺類化合物和α-溴代酯類化合物的自由基交叉偶聯反應,成功構建了一系列具有連續季碳中心的環己二烯亞胺類化合物。反應有較好的底物范圍,各類結構的苯胺以及鹵代烴、烯烴、炔烴和環烷烴等基團都有較好的兼容性,并且一些更缺電子的自由基物種同樣表現出較好的反應性,不僅能與苯胺自由基發生直接偶聯,還能在外加烯烴的參與下,實現三組分串聯去芳構化反應。通過進一步衍生化反應,可以將產物進一步轉化為環己胺、環己烯醇類化合物。該工作為芳胺類化合物的去芳構化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

我校為該工作的第一完成單位及通訊單位,魯登福副教授為通訊作者,化學與化工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張云鵬為第一作者,2021級碩士研究生楊道義為第二作者。
論文網址: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orglett.3c00273